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徕芬与网红博主纠纷中 司法判决后的舆论反转为品牌合作带来哪些思考?

​徕芬与网红博主纠纷中 司法判决后的舆论反转为品牌合作带来哪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4-02-21 15:18 分享到:

2024年伊始,徕芬科技与网红博主“是书瑶呀”持续近2年时间的纠纷迎来“反转”,到底是“徕芬欺负怀孕网红”,还是博主侮辱诽谤品牌,法律诉讼的纠纷与舆论场的博弈并行,让事件始末原委扑朔迷离,品牌与博主的形象口碑随着话题发酵亦“跌宕起伏”。

梳理相关报道,事件缘起于2022年6月徕芬与“书瑶”的合作纠纷,因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合作后已终止),博主“书瑶”多次在网络上发布相关视频表达对徕芬的不满,徕芬以其言论对公司构成名誉侵权,将博主告上法庭。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和两次庭审,徕芬胜诉,法院判决博主“书瑶”在网络平台发布内容道歉,并赔偿徕芬33万元。

但事件未能随着法院判决而顺利终结,今年1月19日,博主“书瑶”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法院认定其诽谤不成立,并细数近两年来自己在怀孕、分娩、哺乳的同时应对品牌诉讼的无力与艰难,相关言论激发了网民对品牌方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徕芬各平台官方账号评论区被为博主抱不平的粉丝与网民“攻陷”。

随后徕芬官方回应并公开一审二审判决书,坐实“书瑶”败诉事实,舆论风向迅速反转,当事博主再次回应助推话题#网红是书瑶呀否认诽谤事件反转#冲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超过1.2亿。

短时间内,舆论风向迅速转舵:博主“书瑶”从“弱势”的被同情者,变成“颠倒黑白”的众矢之的,此前自称身怀六甲却不得不应对徕芬诉讼的相关言论也被网民质疑卖惨炒作;徕芬从“欺压弱小”的加害方,变成“被错怪的”受害者。舆论从真情实感心疼“书瑶”,转为为品牌方“喊冤”,认为徕芬“实惨”“被网红带节奏、欺负”;从前支持“书瑶”的粉丝也表示“被欺骗”,失望“脱粉”,大量网民冲向“书瑶”评论区,对其进行指责宣泄不满,“书瑶”随即关闭评论区。

复盘徕芬与“书瑶”纠纷事件的脉络与舆论走向,关于当事博主的舆论误导、品牌声誉管理等话题成为舆论焦点。

“后真相时代”舆论反转:事实难掩情绪判断

相比于事实原貌,舆论引导和情绪表达特征在本次事件的传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创作者渲染叙事、公众观点易被引导、裹挟,在事件全貌未展前,情绪先行、理性让位。

“书瑶”在与徕芬的诉讼期间,经历了怀孕、分娩、哺乳等过程,“准妈妈”孤身对抗强大品牌方,对比突出,奠定了自己在事件中的“弱势”“艰难”地位,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直播间进一步渲染放大公众情绪,自然让舆论倒向自己一方。在1月19日发布的视频中,“书瑶”表示“法律还其清白”并在后续的视频中表达自己对品牌方的“害怕”情绪,继而激起了网民对“正义”的“弱势方”的保护欲。对比徕芬“资方”“大品牌”“赢了官司”的事实,博主“书瑶”伴有“女性”“孕妇”“个人博主”等标签,更能博得公众同情。在这一阶段,情感大于事实,主导了公众对真相的认知。

此外,粉丝作为与博主“书瑶”情感互动的第一受众,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之中。书瑶在全网有近300万的粉丝群体,在长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创作形式发布好物测评、分享等原创内容的过程中,培养起较为稳固的粉丝基础和强大号召力。在“书瑶”发布与徕芬纠纷的相关视频后,粉丝在博主的评论区、互动群组发起讨论,出于对博主的支持而逐渐形成统一观点,理性逐渐走失,易陷于相对单一的舆论环境,进而有组织地攻击“加害者”,呈现出“饭圈化”、网络暴力的趋势。

随着相同意见的声声叠加,支持“书瑶”成为优势意见,声量不断扩大,网民亦被粉丝“队形”影响,形成“徕芬欺压‘书瑶’”的网络意见气候;而徕芬并未在第一时间作出有力声明,使得舆论情绪不断发酵、矛盾加剧,公众的聚焦点也从事件本身扩散到徕芬的产品质量、替代品宣传等方面,对品牌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

舆论反转后,谁是赢家?

然而,基于情绪认知的“真相”经不起推敲,随着完整信源的公开、对误导信息的澄清,舆论枪口迅速调转方向。但这种舆论反转不仅无法磨平既定的伤害事实,反而让创面进一步扩大:

个体不当行为招致对群体无差别批判:完整判决书公布后,网民对“书瑶”个体的不满无差别蔓延至“孕妇”“博主”等群体。“书瑶”在舆论场中获胜的法宝,也在舆论反转后成为攻击她的利刃,将更多无辜群体牵涉其中。舆论事件的真相来来回回,过度消耗了公众的信任,也使得公众对事件中误导他人的“受害者”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成见,这种刻板印象带来的反感情绪长此以往恐会影响公众对特定群体的客观认知及社会整体氛围。

企业诉讼赢了官司却难赢口碑:虽然徕芬最后赢得了司法诉讼的胜利,但是在这近两年的过程中,其品牌声誉已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企业通过直接诉讼维护名誉权,合理合法,但于情却略显强势,也正因如此,博主“书瑶”的引导才会在舆论场产生明显效果。

反观“书瑶”发布法院认定其诽谤不成立的表述之后,徕芬直接公布判决书内容,这一举动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品牌的“强硬”形象,值得进一步思考。徕芬的营销宣传大多依赖线上渠道,其中网红博主是品牌的重要展示窗口之一,此番与“书瑶”的纠纷风波会在“网红博主”这一群体中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品牌后续如何守护好一方营销阵地,徕芬的“风波”恐不结束于此。

公众的意见在这场风波中成为博主与品牌博弈的武器:受众关注度、注意力是带货主播与品牌方的“议价”筹码,但若将公众“当枪使”,一方面其难逃被舆论反噬的结果,失去受众基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带货直播商业模式的潜在风险。

对于网民而言,频频发生的舆情反转提醒各方均应提高媒介素养,保持情绪冷静,知全貌后再予评论,不跟风、不轻信,才能避免被误导;坚守底线、明辨是非、不做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不做“按键伤人”的“网暴者”;“一码归一码”是文明虚拟社会的基本准则,珍惜自己的“拇指话语权”,免于陷入“情绪宣泄”的漩涡。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o8iJPnzNXqpu-fuuY7a5g)